各位,讓我們開門見山。
過去我們使用 AI 做研究,流程是:下指令 -> AI 生成一份文字報告 -> 我們手動複製貼上,再花數小時加工成簡報、文章或社群貼文。
這個流程,從今天起,正式宣告過時。
Google 在過去一週,為 Gemini Deep Research 功能,悄悄推送了一個名為「建立 (Create)」的按鈕。這個按鈕,將 AI 的角色,從一個「資料分析師」,直接升級為一個「全端開發團隊」。它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:從「研究」到「應用」的距離,被縮短為「一鍵之間」。
今天,我將帶你徹底拆解這個功能的三層玩法,從入門到精通,讓你真正理解,這不是一個小更新,這是一場工作流程的革命。
第一層玩法:零到一,從報告到「即時互動網頁」
這是最基礎,也是最直觀的用法。當你使用 Deep Research(建議優先選擇 2.5 Pro 模型以獲得更深度的分析)完成一份研究報告後(例如我們上週分析的 GROK-4),你會在報告右上角看到全新的「建立」按鈕。
選擇「網頁」或「資訊圖表」:
點擊後,Gemini 會將你那份靜態的文字報告,在幾十秒內,重新編排成一個結構完整、帶有互動式圖表的一頁式網站。 .
即時預覽與部署:
生成的網頁可以直接預覽。圖表不再是死板的圖片,滑鼠移上去會顯示詳細數據。
避坑提示: 目前 Gemini 還未內建一鍵「部署成網站」的功能。但解決方案極其簡單:點擊「共用」->「複製內容」(它會複製整個網頁的 HTML 程式碼),然後打開免費的 Google Sites (協作平台),新增一個頁面,選擇「嵌入」->「嵌入程式碼」,貼上你剛剛複製的內容。30 秒內,你的互動式報告網站就正式上線了。
這一步的價值: 你省下了所有將文字視覺化、排版、製作圖表的時間。原本需要 2 小時的加工流程,現在縮短為 2 分鐘。
第二層玩法:互動核心,打造你的「AI 智能測驗」
這才是「建立」功能真正開始變得有趣的地方,也是它與市面上所有研究工具拉開差距的核心。
一鍵生成「測驗」:
在你的研究報告後,點擊「建立」->「測驗」。
Gemini 會根據報告的核心內容,自動生成一份選擇題測驗。
避坑提示: 根據實測,AI 初步生成的題目,答案選項可能會有偏向性(例如,答案大多是 A 或 B)。這時,你可以在對話框中,用提示語要求它進行修正,例如:「
請將測驗擴充到 20 題,加入複選題和是非題,並確保答案選項隨機分佈。
」
體驗「AI 批改老師」:
讓這個功能封神的,不是出題,而是**「批改」**。
當使用者完成測驗後,結果頁面不只會顯示分數。Gemini 會再次調用其大模型,根據使用者的答題結果,動態生成一份個人化的學習分析報告。
報告會包含「表現亮點」、「待加強的核心概念」等詳細評語,就像一個真正的家教老師,針對你的弱點進行了分析。
這一步的價值: 對於所有知識型、教育型創作者來說,這是一個「降維打擊」。你不再只是單向地輸出內容,而是可以輕鬆地為你的觀眾,打造一個具有「回饋閉環」的互動學習體驗。你可以為你的線上課程製作課後測驗,可以為你的深度文章製作讀後挑戰,而這一切,過去需要你聘請工程師才能完成。
第三層玩法:終極模式,生成你的「微型 AI 應用程式 (Micro App)」
這是「建立」功能潛力的天花板,也最能體現 AITrapAdvisor 的精神——將工具的潛力榨乾到極致。
自訂你的「應用程式」:
在「建立」選單中,選擇「描述你要打造的應用程式」。這是一個開放式的許願池。
你可以下達指令,例如:「
請根據這份報告,製作一個搭配插圖的詳細 PPT 簡報
」。AI 就會生成一個用網頁技術模擬的、可以左右翻頁的線上簡報。
在應用中「植入」AI 功能:
這才是最關鍵的魔鬼細節。在你生成的網頁簡報中,你會發現一個極其隱晦的按鈕:「新增 Gemini 功能」。
點擊它,你就可以在你生成的這個「微型應用」裡,再嵌入一個全新的 AI 互動模塊。
例如,在一張介紹「方案比較」的簡報頁面,你可以嵌入一個「AI 方案推薦顧問」。觀眾可以直接在你的簡報頁面提問:「我是一個 Youtuber,該用哪個方案?」,頁面內的 Gemini 就會即時給出回答。
從「顧問」到「產生器」:
既然能生成文字,自然也能生成圖片。你可以直接對話,要求它:「
請在這個頁面中,加入一個圖像生成網站的功能,並內建 Imagen 3 模型。
」Gemini 就會在你製作的網頁應用中,再加入一個圖像生成的介面,讓你的觀眾可以直接在你的報告網站上,體驗 AI 繪圖。
這一步的價值: 這徹底模糊了「內容」與「工具」的邊界。你的產出,不再只是一份靜態的報告或文章,而是一個可以和觀眾互動、能為觀眾解決問題的「微型產品」。你從一個「內容創作者」,升級為一個「產品設計師」和「體驗建構者」。
最終避坑提示與心法: 當你將這些親手打造的「微型應用」部署到自己的網站時,會遇到 API 金鑰(API Key)失效的問題。這是因為在 Gemini 的預覽環境中,它調用的是內建的 API。
解決方案: 在你最後生成應用程式前,記得下達一道關鍵指令:「請為這個應用程式,額外提供一個可以輸入我自己的 API 金鑰的文字方框。
」這樣,當你將程式碼部署到外部時,就能填入你自己的 API 金-鑰,讓所有AI功能完美運作。
總結來說,Gemini 的「建立」功能,是你今年絕對不能錯過的、最重要的生產力革命。它將過去需要數天甚至數週的「應用開發」流程,壓縮到了數分鐘。學會它,你等於免費為自己聘請了一個隨叫隨到的全端開發團隊。
現在,去翻出你過去寫的那些深度報告,是時候讓它們「活」過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