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AI 最大的謊言,叫做「個人化助理」
讓我們面對一個殘酷的、每個 AI 重度使用者都心知肚明的現實:你每天在網頁上互動的那個 ChatGPT 或 Gemini,根本不「認識」你。它甚至不記得三分鐘前你跟它說過什麼。
它就像電影《我的失憶女友》裡那個聰明、迷人但記憶只有 24 小時的主角。每一次你開啟新的對話,都是一場全新的、從零開始的戀愛。你需要不厭其煩地重複你的背景、你的目標、你的品牌風格、你的專案進度,以及你們上次聊到哪裡。
我們稱之為 AI 的「金魚腦困境」。
這個困境,正是阻礙 AI 從一個有趣的「問答玩具」,進化為一個真正可靠的「事業夥伴」的最大障礙。一個不具備長期記憶、無法理解你完整脈絡的助理,無論它多麼博學,都稱不上是「個人化」的。
而過去幾週,我一直在實驗一套堪稱激進的解決方案。它透過一個看似「復古」、甚至有點令人生畏的工具——CLI (Command-Line Interface, 命令列介面)——將 Google Gemini 的強大語言模型,直接與我們的「第二大腦」Obsidian 進行了「神經對接」。
結果是顛覆性的。
AI 第一次擁有了「長期記憶」。它不再是一個被動的問答機器,它變成了一個真正懂你、能理解你所有專案脈絡、甚至能幫你主動思考的「整合型夥伴」。
今天,我將帶你完整拆解這套工作流。這篇文章可能有點硬核,但請相信我,這是一篇付費級別的內容,一旦你理解並掌握了這個系統,你使用 AI 的方式,將會進入一個全新的、別人無法企及的維度。
第一章:核心哲學——從「雲端大腦」到「你的大腦 + 雲端算力」
在我們一頭栽進技術細節之前,你必須先理解我們這次作戰的「典範轉移」。這不只是換一個工具,這是整個 AI 協作思維的根本性改變。
Keep reading with a 7-day free trial
Subscribe to AI避坑情報員電子週報|AITrapAdvisor Weekly Newsletter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.